2022-08-23 09:54:34
影响细纱牵伸力的主要因素有罗拉隔距(握持距)、钳口隔距、后牵伸倍数、粗纱捻系数、纤维的种类、细度和长度、纤维回潮率的大小、空调温湿度的高低等;影响控制力的因素有胶辊压力、压力分配、胶辊直径、胶辊宽度、胶辊硬度和处理方法等。包纱机原料上机前必须严格核实检验原料的规格、批号、捻向、品种。包覆丝机全电脑采用汇川PLC人机界面控制系统。加弹机一种可将涤纶,丙纶等无捻丝,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、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。由于细纱的所有工艺参数都是围绕牵伸力来设置的,因此牵伸力的控制就是细纱牵伸工艺
影响纺纱牵伸力的主要因素有罗拉间距(夹持距离)、钳口间距、后牵伸倍数、粗纱捻度系数、纤维类型、细度和长度、纤维回潮率、空调温度和湿度等。影响牵伸力的主要因素有胶辊压力、压力分布、胶辊直径、胶辊宽度。 胶辊的硬度及处理方法。
由于纺纱工艺参数都是围绕牵伸力确定的,因此牵伸力的控制是纺纱牵伸工艺的核心。该工艺的核心是保证牵伸力的稳定性和一致性,提高牵伸效率。
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具有理想的成纱条干、细节、棉结和毛羽,我们国家通常企业就要不断收紧罗拉隔距、收紧固定钳口隔距、缩小后牵伸、增大粗纱捻系数,有时在握持距较小的情况下,采用加长上销或隔距块压力棒。这样如此一来条干、细节、棉结是好了,但由于不同牵伸力过大,稳定性分析指标(如条干CVb、DR值、CVm)却恶化了,布面呈现效果影响反而逐渐变差了。
因此需要我们自己不能进行片面地追求条干,更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稳定性分析指标。条干再好,稳定性评价指标不好,布面风格的一致性不会好;条干稍差,稳定性研究指标好,布面风格的一致性也会较好。
一、握持距计算及大握持距工艺
1.1 握持距计算
众所周知,轧辊间距有三个表达式:轧辊中心间距、轧辊表面间距和轧辊夹持距离,根据轧辊夹持距离与纤维长度的关系确定工艺间距。 然而,轧辊中心距和轧辊表面距离的测量和计算都是很好的,但由于前橡胶辊的前推力和中间铁辊的偏移,直接测量和计算轧辊的保持距离很困难。 假设前罗拉和前胶辊直径相等,中间铁罗拉与中间罗拉对齐,由于前胶辊的向前冲击,纺纱机前部区域的夹持距离变化约为向前冲击的一半(参见图1)。 由于纺织厂的胶辊和胶辊直径非常接近(29.5mm/27mm),为方便起见,我们根据夹持距离的变化为前胶辊前冲量的一半来计算。 计算公式为:滚筒夹持距离=滚筒中心距离+/-前胶辊和中铁辊位置的一半;或滚筒表面间距+滚筒直径(两滚筒直径相等时)+/-前胶辊和中铁辊位置的一半。 (见图1)
图1前胶辊前冲引起的保持距离变化
1.